集团网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政策法规  >  政策分析

购入汽车抵扣进项税把握政策要点

发布日期:2012-01-13

                                        (摘自:中国税务报)

200911日起实行增值税扩抵政策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的固定资产可以抵扣进项税。根据新《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汽车属于固定资产的范围,购入汽车能否抵扣进项税,应该如何抵扣呢?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以下3个要点。
   购入汽车应用于可抵扣的项目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强调,纳税人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如果购入的汽车是应征消费税的汽车,是不可以抵扣进项税的,而且这里也强调自用,即如果购入汽车不是自用,而是为了销售,则可以抵扣进项税。《消费税暂行条例》所附的《消费税税目税率表》列举的征收消费税的小汽车范围,为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两种,不包括其他类型机动车。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对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所称购进货物,不包括既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不含免征增值税项目)也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以下简称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固定资产。
   以上规定强调企业购入的汽车不能用于不得抵扣的项目,而且如果该汽车是应征消费税的汽车,无论用于可以抵扣项目还是不可以抵扣项目都不可以抵扣进项税。
   归纳起来,可以抵扣进项税的购入汽车要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购入的汽车能够取得税控系统开具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2.购入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认证并申报。
   3.购入的汽车不属于应征消费税的汽车。
   4.购入的汽车可以既用于应税项目又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比如购入货车既用于生产经营方面的运输又用于在建工程运送物资,再比如购入的货车既用于应税项目又用于免税项目,都是可以抵扣进项税的,但对仅用于接送职工上下班的班车就属于用于职工福利,不能抵扣进项税。
   要取得相应的抵扣凭证
   企业在购入汽车时,无论用于哪个方面,都应该取得相应的发票。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的规定,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九条规定,条例第九条所称增值税扣税凭证,是指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和农产品销售发票以及运输费用结算单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推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税控系统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国税发〔2008117号)第五条规定,自20091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买机动车取得的税控系统开具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属于扣税范围的,应自该发票开具之日起90日内到税务机关认证,认证通过的可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扣税凭证。
   因此,企业在购入新汽车时要取得税控系统开具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该发票属于扣税凭证。但如果企业购入的是旧汽车,无论是从一般单位购买还是从旧机动车经销单位购买,也无论这些单位是否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简易征收政策有关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0号)的规定,只能取得普通发票,无法抵扣进项税。
   在规定期限内认证抵扣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期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617号)规定,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201011日以后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应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到税务机关办理认证,并在认证通过的次月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如果是实行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先比对后抵扣管理办法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取得201011日以后开具的海关缴款书,应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海关完税凭证抵扣清单》(包括纸质资料和电子数据),申请稽核比对。未实行海关缴款书先比对后抵扣管理办法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201011日以后开具的海关缴款书,应在开具之日起180日后的第一个纳税申报期结束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抵扣进项税额。
   201011日以前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认证的时间为90天。因此,取得发票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认证通过,并于申报期内进行申报,不能提前或滞后,否则将不予抵扣进项税额。

苏ICP备08103862号 Copyright © 2008 江苏苏税迅通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南路1号南京中心大厦31楼 电话:025-84650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