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农业司负责人日前表示,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丝毫都不能放松。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近年来,中央财政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核心,积极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着力构建完善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保障机制,为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多措并举,全力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为全力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13年中央财政出台了多项措施,成效明显。
着力支持“造良田”,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扩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覆盖范围。安排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资金180.08亿元,新增40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坚持以重点县为平台,分类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向全面、纵深、复合发展。稳步推进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安排中央补助资金63亿元,支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00万亩。安排中央统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63.25亿元,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农田水利建设。
着力支持“用良种”,加快现代种业发展和创新。稳定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继续支持小麦、水稻、玉米和棉花良种全覆盖,青稞良种在四川等西部藏区全覆盖,在优势产区支持推广使用大豆、油菜、马铃薯原种、花生和天然橡胶等优良品种。良种补贴政策深得农民群众拥护,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快优良品种普及推广,促进农业稳定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着力支持“施良法”,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县项目覆盖到所有的农业县(市、区、场),支持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引导农民科学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等。推进农机购置补贴管理创新,补贴资金向粮棉油作物种植大县等优势产区适当倾斜,补贴机具种类扩大到12大类48小类175个品目,提高中央财政补贴限额,增强农民购买能力,扩大全价购机试点范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试行“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兑付方式,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和秋季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当年,中央财政共补贴购置农机具594万台(套),受益农户382万户。支持实施冬小麦“一喷三防”、小麦早稻病虫害统防统治、南方水稻和东北水稻大棚育秧等技术补助,以及支持东北抗春涝保春播和干旱地区抗旱保春耕等,为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支持应对东北地区低温冷害、南方高温干旱和防控秋季三代玉米粘虫、中晚稻病虫等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确保秋粮丰收。扩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试点补助范围,将试点范围扩大到河北、新疆等14个省(区),重点奖补新建的马铃薯贮藏窖、果蔬贮藏库和果蔬烘干等三类共18种规格的设施,并向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倾斜,逐步解决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问题。
打通农业科技入户到田“最后一公里”的样本
2013年9月,记者曾随农业部种植业司有关负责人赴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马鞍山镇东风村考察调研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落地情况。在田间地头,种粮大户韩秋捧着刚收获的玉米棒子高兴地对记者说:“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我依靠农技部门提供的土地检测数据和配方施肥方子进行科学施肥,种植的玉米平均亩产达到了800公斤,比上年增产1成以上,亩均节省成本大约25元。再加上玉米价格上升,增产增收效果大大超过了预期。”
吉林省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在该省伊通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张玉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2013年,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9年的基础上,吉林省财政、农业部门将伊通县列为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试点县。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利用国家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组建了局域网,建立了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录入了全县3.1万多个地块的土壤性质及肥力状况,覆盖了全县22万亩耕地、1316个自然村屯。在此基础上,县农技部门与中国移动公司共同合作,为全县农民开设了1258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专线,昼夜运营,使全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进入到智能化时代。与此同时,吉林省其他县市相继推广应用了这样技术,成为打通科技入户到田“最后一公里”的吉林样本。
据介绍,在吉林省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化服务项目的“引领”下,江苏、安徽、四川、内蒙古等省区相继开展了此项服务技术的应用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资金和科技投入到位,土地肥沃,粮食增产,种粮农民的腰包也随之鼓起。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6亿吨大关,总产量达到12039亿斤,比上年增产了247亿斤,比2003年产量增加了3425亿斤,实现了连续10年增产。
按照农业部的要求,2014年,各省份至少选择1个县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化服务试点。在此基础上,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逐步扩大覆盖面。据农业技术专家表示,此举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加大奖补力度,着力调动两个积极性
据统计,目前,在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中,粮食产量超百亿斤的地市有30多个,产量超10亿斤的产粮大县有400多个,这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力军。为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央财政积极谋划,主动出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粮和粮食主产区抓粮的积极性。
据财政部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中央财政在持续加大对农业生产发展投入的同时,资金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一是在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方面,安排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二是在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方面,中央财政加大产粮(油)大县奖励力度,完善奖励政策。此外,在安排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一般性转移支付时,充分考虑主产区人口、粮食和农业等相关因素,对主产区给予了必要的倾斜。三是在支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大力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科技发展、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这位负责人表示,中央财政将继续按照中央提出的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健全投入保障机制,推动涉农资金整合统筹,调动农民种粮和主产区抓粮积极性,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方式转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自:中国财经报)
苏ICP备08103862号 Copyright © 2008 江苏苏税迅通资产评估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山南路1号南京中心大厦31楼 电话: 025—84659389